手机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家长课堂 高考资讯 校园新闻 轻松一刻 高考课件
  • 热门搜索: 学习方法 学习计划
  • 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历史

    2018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政治历史地理试卷分析

    时间:2020-08-31 14:44:42 来源:高考学习网 热度:
         

    政治试题

    一、命题思路

    2018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政治科试题,是命题组在认真分析2017年全国统考(新课标卷Ⅱ)文综政治科试题命制模式新特色的基础上,研读考试大纲精神,遵照宝鸡市高三质量检测研讨会的总体安排,立足我市高三复课工作的实际,经过反复讨论命制而成。

    试题命制突出能力立意,关注社会生活热点,紧时代步伐,围绕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全面从严治党、“红船精神”、《国歌法》实施、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国企改革与社会保障、环境税开征、基层民主、“无现金”移动支付等对国家和公众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作为命题素材,凸显了高考试题命制的“三贴近”原则。同时,注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灵活运用方面的检测,通过适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突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考查。本次质检试题对2018年政治科高考复习备考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试题分析

    (一)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整合。新课改下的政治科教学,强调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的学科专业素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而专业素养的形成离不开政治学科相关经济理论,政治理念、文化修养和哲学思维的支撑。基于以上认知,本套试题的命制强化了对学科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综合运用方面的考查:如12题考查“供求与价格”,15题“创新对外投资方式”,16题“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18题“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19题“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38题(2)问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的理解,39题有关党的性质、执政地位、宗旨、执政理念综合运用,40题在同一背景下对“整体与部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考查都是关注的四大模块中的学科主干知识。

    2.坚持能力立意,较好地贯彻了“考核目标与要求”的相关规定。如:12题中的“经济曲线”把握;14题中的“传导推理”;19--20题的“图文并茂”、理在书内,38题(2)问、39题的信息“概括”无不体现出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38题(1)、40题中(1)(2)问都对学生“描述和阐述事物”及“论证和探究问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试题坚持“三贴近”原则,多层次反映社会热点,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人文精神和生活气息。通过学生身边熟悉的“猕猴桃滞销”“扫一扫”移动支付等生活情境;“开征环保税”“吉利海外并购”“社保基金持股国企”“科学发现”等社会热点问题;《国歌法》实施、“中美首脑北京会晤”“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两步走战略” 等时政热点设置情景,既创设了生活氛围,关注了社会、时政热点,使试题充满活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体现了思想政治科的学科特色。

    4.试题结构设置和考查模式较好契合了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文综政治科试题的一些鲜明特色。①选择题在模块知识覆盖上弱化了哲学部分的题量,增加了政治模块和文化模块的题量。②非选择题包括3个大题:38题(分两小问考查经济模块),39题单列为政治生活模块的考查,并且一个设问两个层次,40题为哲学和文化模块的考查,题量题型基本保持了与近三年高考的模式的一直性。③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生活,考查了“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如《国歌法》、环保税、十八大以来党建成就、“两步走”战略与整个现代化建设路线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方法论建议等,均体现了对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二)试题难度分析

    在试题难易把握上,我们参照2017年全国统考(新课标卷)试题的难易度设置,依据市命题研讨会的精神及学科一轮复习进度的基础上,稳中有变,适当调整了难度。

    从抽样中可以看到,I卷各题的难度是: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抽样难度

    0.61

    0.78

    0.77

    0.35

    0.44

    0.39

    0.61

    0.81

    0.82

    0.53

    0.46

    0.61

    从抽样中可以看到, II卷各题的难度是:


    38

    39

    40

    二卷






    (1)

    (2)

    小计


    (1)

    (2)

    (3)

    小计



    分 值

    8

    6

    14

    12

    10

    12

    4

    26

    52

    平均分

    5.49

    2.93

    8.42

    4.70

    5.43

    5.74

    1.14

    12.31

    25.43

    难 度

    0.68

    0.48

    0.60

    0.39

    0.54

    0.48

    0.29

    0.47

    0.48

    从抽样统计可以看出: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有15、16、17、22题,难度在0.5以下,I卷是平均难度0.59题,与高考试题平均难度持平。非选择题,难度较大的是:39题;40题(2)(3)问,Ⅱ卷平均难度:0.48,稍高于高考试题。

    三、试卷分析

    1、选择题:

    总分值48分,最低得分16分,最高得分40分,平均得分27.91分,其中经济生活占4道,政治生活3道,文化生活2道,哲学占3道,从学生对选择题的解答情况发现:

    (1)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难点、易混点没有突破。如15题考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属于对外投资,而不是利用外资;同时要求学生区分“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16题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村民的基本民主权利;17题人大常委会“立法权”和“决定权”区分等均是对学科基础知识的再现和运用。

    (2)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较弱。如12题,题干是对经济现象的描述,选项是经济曲线坐标图对经济现象呈现,要求学生要在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种植规模扩大”即供给增加、“市场需求没有相应扩张”即需求未变,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15题题干“具有前沿优势”和设问“此项收购”,对选择③④具有导向作用;16题中的政治生活“主体”;17题题干的“使用做出规定”和“确定宪法地位”很容易形成矛盾;21题的选项“破除一切成规陈说”“社会意识的促进作用”都是和容易排除的。

    (3)逻辑思维能力差,在特定的情景下,不会运用所学原理进行科学推理。12题的经济现象在坐标图中的呈现,14题对征收环保税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21题弘扬“红船精神”等都要求理清“知识”和“信息”的逻辑关系。

    (4)知识拓展能力不够,缺乏生活经验的理性思考。13题“扫一扫”移动支付对传统支付的取代观点就需要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作出判断;17题《国歌法》的实施,在港澳问题上的拓展;20题的茶元素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映射都强调了生活经验与学科知识的联系。

    (5)非智力性因素对选择题的做答不容忽视。由于是全市第一次质量检测,多数学校受教学进度的影响,存在知识上的遗漏,学生对未复习到的模块存在心理障碍,发挥失常;有些应届生对高考题型和考查方式不熟悉,缺乏解题积极性;做题不注意题干、设问、选项的关联性,凭主观印象选择。

    2、非选择题

    本套试题以“社会保障和国企改革”“全面从严治党”、十九大提出的“两步走战略”为背景命制试题。为顺应2017年统考新课标全国卷Ⅱ的新变化,38题打破以往的传统试题模式,单独考查经济生活知识,并采取“一材两问”的形式。39题也为单独设问,考查政治生活知识。40题保持了题型的基本稳定。38题平均得分8.4分。39题平均得分4.7分,40题平均得分12.31分。从阅卷反馈信息看出:

    (1)学生学科知识网络构建不扎实,影响知识的调节和运用。如回答38题(1)(2)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国有经济的性质”“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学生之所以无从下手,就是基础知识建构不清。39题(1)问许多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无法全面、准确的表述,更谈不上针对性的分析设问中的“关系”。

    (2)解答非选择题缺乏基本的技巧,不会审题,找不准解答的突破点。如38题(1)问中的“对国有企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思考时的落脚点在于对“国有企业发展”,结果是许多学生将解答的对象放在了对“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上。(2)问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学生发现不了解题的“突破点”。39题素材均涉及党的建设问题,有部分学生从“政府”的角度进行做答。40题设问(1)要求知识点很明确,学生有从量变与质变角度作答的,也有用矛盾观点解答的。

    (3)描述和阐述事物缺乏逻辑性,科学性。本套试题在命制时,力求与高考试题相接近,体现高考试题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检测。38题(1)、40题(2)(3)问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从阅卷卷面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缺乏逻辑性,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导致答案缺乏条理性,分析不够严谨,学科术语应用也不够规范。

    四、教学建议

    1.夯实双基,细化要素,立足教材,整合知识,通过专题复习串线结网。

    2.围绕“能力”,研究学情,抓好薄弱环节的训练和补救。

    3.注意收集最新高考信息,特别是分析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试题的一些新变化,适时调整复课思路方向,提高复课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通过限时训练,题型专练,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帮助学生掌握常见题型和创新题型的答题技巧。

    5.深化校本研修,加强学科集研,发挥团队协作优势,关注新课改信息。

    历史试题

    一、试题特点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紧扣高考《考试大纲》,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在强调课本知识的同时,渗透学科能力考查的目标,通过“热点”和“材料”,体现了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能力要求。试题考点分布合理,难度适中,有利于学生检验之前复习效果,对后期复习备考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一)坚持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力的考查覆盖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四个层次的考核目标,能力考查全面而且重点突出,较好的贯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命题知识点覆盖面广,强调基础知识能力。

    注重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强化了阅读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的考查。突出必备基本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建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体现高考的方向。

    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知识的灵活运用与迁移;材料分析题注重材料的鲜活性,地图、表格、曲线图、历史图片等的运用;问题设计有一定的开放性。

    (四)充分体现学科内综合考核特征。

    打破了历史课标中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模块对历史的割裂,学生需要不断地时空跳转,打碎原有的历史认知结构,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并根据题目要求,重建答案知识结构(体现了建构主义认知特征)。

    二、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

    题型丰富,知识面覆盖广,突出对历史主干知识记识和材料分析理解能力的考察。其中,中国史约占58%,世界史约占42%。正确率较低的题目有26、29、30、32、34、35题,主要问题在于基础知识记忆不清、概念理解不到位、审题不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欠缺。在某区抽样500份试卷,平均分为21.76,整体难度系数为0.45,各题难度如下:

    题号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难度

    0.63

    0.53

    0.11

    0.62

    0.65

    0.36

    0.22

    0.6

    0.48

    0.51

    0.43

    0.3

    24题:考察先秦儒学。23.6%的考生错误选择A:孔孟论述中反映了先秦儒家对社会发展的思考。失分原因:对文字史料解读不到位,分析材料能力欠缺。本题解题关键:“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儒家在谋求自己生存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他人的生存发展,这是要求人要合乎理性,材料中并未体现“对社会发展的思考”,A选项与材料不符。

    25题:考察古代地方行政管理。30.2%的考生错误选择C:地方行政机构的职能是监察地方。失分原因:识读图片能力不足,对史实记忆不准确。本题解题关键:看图判断出:图一是郡国并行制,图二是行省制。这两个制度是中央管理地方的管理制度而非监察制度,监察地方有独立的制度体系。郡国并行制是分封制和郡县制的结合,而分封制是政治权利是通过血缘继承。

    26题:考察秦朝治国理念。55.2%的考生错误选A:秦虽废儒,但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对秦法制影响很大。失分原因:史料解读不细致,把握材料关键词不到位。本题解题关键:《为吏之道》(秦代为官从政必须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关键词“执政者应该修养生息”这体现秦朝吏治思想加入儒家为人处世之道,强调官吏修养,A选项为体现材料这点内容。“父告子不孝,官吏应无条件抓捕”这是儒家纲常伦理(父权)思想体现。

    27题:考察古代经济。29.3%的考生错误选择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失分原因:对材料重点扑捉和问题的理解不到位。本题解题关键:材料中明确指出材料中出现的几种经济形态的本质是“官商经济”,材料和问题的重点落在“官商经济”上,而非经济形态的演变。古代的“官商经济”是政府用行政效率取代经济效率,并追求行政效率的最大化,体现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强势干预。

    28题:考察中国近代化。18.6%的考生错误选C:先进分子开始向西方学习。失分原因:对材料解读不到位,对问题审题不清。本题解题关键:题目明确提出“历史现象深刻表明”,此题的目的是通过历史史实找问题本质。结合近代中国史实况,《资政新篇》和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的现象,救亡图存是目的。

    29题:考察新中国的政治制度。48%的考生错误选B:新中国的政权是人民民主专政,C:当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联合各民族革命阶级的联合政府。失分原因:知识记忆不准确。本题解题关键: 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完成之前,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治上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上未建立公有制,并非“完全”新型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题干中“主席中3名党外人士,政协委员中,27名党外人士”体现新中国政权的联合政权属性。

    30题:考察新中国经济发展。52.5%的考生错误选D:1992年出现高点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失分原因:历史细节把握不准,对新中国经济阶段特点和史实记忆不准确。本题解题关键:图片时间对应的几个历史事件所的理解和记忆。其中1992年“南方谈话”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的基本原则,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式确立是在中共十四大。很多考生对此概念混淆。

    31题:考察新中国的工业化。28.8%的考生错误选C:当时的农业集体化促进工业建设。失分原因:对材料解读不到位,很多考生未理清材料中体现的逻辑关系。本题解题关键:首先转折词“也”的出现,表明本题重点在其之后“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再次,理清材料中“工业品”、“外汇”、“国内工业所需的设备和原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农业集体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

    32题:考察罗马法的影响。39.3%的考生错误选择C:西方国家的司法规则、原则源于罗马法。失分原因:对于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内容记忆不准确,及概念理解不到位。本题解题关键:“欧洲主要国家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根据课本知识可知,罗马法对后世影响的是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而非罗马法的法律内容。C选项中的“司法规则”的概念是技术性的程序性内容,属于法律内容。

    33题:考察人文主义。23.8的考生错误选择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内涵有差异。失分原因:对于材料解读不准确,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内涵记忆不准确。本题解题关键:“但它缺乏‘科学’的基础,仍然无法摆脱‘神’的羁绊”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缺乏科学作理论基础,虽强调人性但未摆脱神学观。通过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强调人的根本价值的同时,也突出对理性和科学的追求。所以两者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差异性的。

    34题:考察法国代议制。23.4%和23.3%的考生分别错误选择A: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权力过大,和C:议会抵制麦克马洪的违宪行为。失分原因:分析材料能力欠缺,把握关键词不到位。本题的解题关键点是时间。据材料可知:1873年,法国总统是保皇党,法国1877年(法国1875年“一票共和”后)总统仍为保皇党,并且试图解散议会的方式压制议会中共和党实力。故保皇派和共和派长期势均力敌和斗争激烈,体现法国共和体制的艰难曲折。

    35题:考察19世纪以来的文学。37.4%的考生错误选择D:真实客观的反应社会现实。失分原因:记忆模糊,相近概念混淆。本题解题关键:“他们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为代表”可判断出霍布斯鲍姆反对理性,是浪漫主义。C选项体现的是现实主义。

    (二)非选择题

    题型紧扣高考模式,强调考查考生历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某区抽样500份试卷,平均分为18.1,整体难度系数为0.37,各题难度如下:

    题号

    41题(25分)

    42题(12分)

    44题(15分)

    平均分

    9分

    4.08分

    6分

    难度系数

    0.36

    0.34

    0.4

    41题,本题运用热点“中国梦”作为切口,考查的知识点纵横中国近现代史,横跨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的相关知识,试题材料阅读量适中,综合性强。本题考生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问题理解的准确性和相关历史知识的储备和调动能力。从学生应答情况来看,存在问题较多。

    第一小题,考查近代中国探索抗战。失分原因:①审题不清,定时空能力差。审题中“近代”两字,考生并未重视,不够细心。②知识点记忆不准确,考生未建立起近代中国历史的宏观知识体系。故考生不能准确判断出材料中几个“梦”代表的近代历史事件,出现抄袭材料中原话现象。对于“原因”的解答,简单的回答为辛亥革命或者戊戌变法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未站在历史阶段的宏观角度思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

    第二小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小题的第一小问和第二小问的回答较好,第三小问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所做史实,回答无条理,无实质内容。失分原因:①不能很好的运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考生不能做到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思考,史论结合回答问题。②运用学科语言能力差,把历史题当成政治题回答现象严重。

    第三小题,考查和平崛起和新中国外交。失分原因:①审题不清,对问题侧重不能加以提炼, ②对于表述问题解答不清晰。

    42题,本题考查现代化与世界经济。这种开放型题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要求考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论证合理,考察考生唯物主义观和史论结合能力。本题解题关键:①文字材料中的“现代化”和“结合经济发展史”具有很好的暗示。②考生要明白,生产方式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③图表反映生产方式阶段的发展带来经济发展的情况的升级。故可总结出生产力发展使世界经济由落后走向发展的论点。

    失分原因:①材料解读能力差,获取信息的能力欠缺。②回答抓不住真正切入口,不明确试题要求。③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和材料信息未有效结合,反映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不足,知识迁移能力未能有效体现。④评论多,不注重结合史料。

    44题,该题为二选一选做题。A题为历史改革题,题目材料涉及人物为土耳其凯末尔,学生不够熟悉,选做此题人数较少。B题为历史人物题。题目材料涉及人物为唐太宗,学生选做人数较多,得分较A题高。学生答卷存在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A题,考查凯末尔改革。材料一,可从历史图片中获取凯末尔改革的历史背景信息:民族独立和西化。材料二,关键信息可知土耳其国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还是凯末尔指引方向,即民族独立和资本主义化。材料三,强调土耳其通过改革走在资本主义道路上的同时,“保持自身不变”,即,保护自身的文化传统的内核。失分原因:①对材料关键信息提取困难,②相关历史史实不熟悉。

    B题,考查唐太宗。材料一,关键信息:“兼听”、“直言”,材料二,“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等信息,从中可提炼出“君道”的内涵。其产生的客观原因须结合唐初社会现实、历史背景来做出合理回答。失分原因:①对材料运用分析能力欠缺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存在分离现象。②对于人物的评价,不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评价。

    三、后期复习建议

    1、回归教材,夯实基础。

    全面复习学科知识,确立主干意识,抓好基础知识的学习。要紧扣教材,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别的资料只能是辅助。开发、利用的着眼点在教材,融合课文各种内容,系统复习主干知识,线索清晰,要点完备,引导学生在看书的过程中吃透基本概念、观点、原理、内容,理清知识结构线索,在该环节上,最难的记忆引导,对学生的准确记忆引导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组织小专题,分领域归纳线索或知识结构,构建完整史实体系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知识点。(2)依据考纲,列出知识清单,每天持之以恒清查考点,记忆教材。(3)加强对相似知识点的比较记忆。

    2、重视史料教学,突出唯物史观。

    注重运用新史料、新角度,强化历史核心素养的训练。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思考其现实意义。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景,加强学科内纵向和横向知识的联系,突出唯物史观(社会物质与社会意志的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时空观念、史料证实、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和创新思维。

    3、自主命题,训练能力。

    要吃透学情,自主命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特别注重在新课程背景下命题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在该环节上,一是要注意加强磨题,注重命题研究,精选题目。二是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在审题思维上,明确切入角度,做到审题三要:要细,不可遗漏重要信息;是准,要准确定历史时空,明确论述应涉及的论点、论据的知识;要点,所谓审点就是找重点,分析试题的设问指向。试题所问的方式、角度、侧重点不同,回答的重点也应不同。在方法指导上,特别训练获取史料信息解读材料的能力。

    4、研究样题,规范答题。

    在训练学生应试技能中,要加强答题的规范性指导,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答题时的规范性、准确性,做到既简炼又全面。引导学生研读高考样题及参考答案,在研读试题与答案的过程中,突出培养材料关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培养与教材内容相对接的调动运用知识能力,重视培养规范化答题术语的语言组织能力,强化学生答题规范意识。并且学会分配和合理规划答题时间,形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地理试题

    一、命题思路和试题特点:

    坚持能力立意原则,立足地理学科主干知识,既注重对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考查,也强调对学科素养和学科思维的考查。客观题侧重对知识和原理掌握的准确性的考查,强调提取信息,调用知识的能力;主观题突出综合性,侧重对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的考查,强调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点分布上,尽可能覆盖一轮复习所学主干知识,检测一轮复习初步成果。在选题取材上,兼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不同的背景材料,考虑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重协调,取材尽量贴近生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现象和地理事件 。在试题难度上,充分考虑易、中、难题目的比重,避免出现怪题、难题、偏题,给考生正确的导向——抓住常规题;让大部分考生觉得难度适中,同时让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给广大考生给予明确的复课信号——抓住基础知识,在知识熟练程度上下功夫,注重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考查内容紧扣大纲而又不完全拘泥于大纲,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关注与地理有关的政治、经济事件。具体特点如下:

    1.大幅度覆盖主干基础知识。考查了等值线、地球的运动、大气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洋流等自然地理主干知识,以及城市、农业、工业、商业等人文地理主干知识。比如选择题1-2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自然地理的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36题,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平台,考查知识涉及地貌、经济、聚落的相关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区域地理知识点的融会贯通能力。

    2.紧密联系热点,彰显考试的价值观导向。比如选择题第8-11题,以马云杭州无人超市为背景,考查商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等知识点。综合题第37题,以京津冀一体化为背景,综合考查了产业活动合理布局,城市化,资源短缺等热点问题。

    3.试题贴近生活,体现学以致用。比如选择题第3-4题,以城市行道树法国梧桐和香樟树为背景,考查不同树种的优缺点和我国主要气象灾害。选择题第5-6题以丝绸生产为背景,考查服饰用料的变化,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根本原因。37题,以第24届冬奥会举办地北京、张家口为平台,考查到城市区位条件、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水资源问题。

    4.注重学生审题能力,读图能力的考查。比如选择题第7-8题,要求学生充分提取图示信息,密切结合材料作答,不能对所学知识死记硬背。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选做题,均要求学生在充分读图析图的前提下,有效提取信息,运用地理知识原理,才能有效作答。

    二、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市上某区全区统计,第一卷难度系数为0、53.第二卷难度为0、56,全卷难度为0、55。试题较难。与命题初期预测相比,学生答题情况没有预期的好。逐题分析如下:

    1、难度系数0.45,误选主要集中在A、D上。误选A的同学对全球气压带分布和气候类型理解不够,位置记忆不够准确;而选D是对地中海气候特点对昼夜温差的理解不足。

    2、难度系数0.16,误选主要集中在B上。误选原因多为缺乏生活常识,不清楚我省富平柿饼上市时间;对等温线特点掌握不深刻,认为②③是互斥项,对“1陆南,7陆北”(不分半球)的理解不准确。

    3、难度系数0.46,误选主要集中在C上。说明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欠佳,没理解“根系分布较浅”“倒斜”和大风的内在联系。

    4、难度系数0.62, 正答率较高。 误选学生多因为没弄清题干中问的是常绿乔木的缺点。

    5、难度系数0.22,试题难度大。误选主要集中在A上。反映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跨学科综合分析能力较差,不能有效结合“西方殖民扩张”这一历史背景来分析题目:西方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棉花、羊毛、麻类等原料大量进入西方纺织领域,织品价廉物美,与价格高昂的丝绸比较,竞争力明显。

    6、难度系数0.35,误选主要集中在B上。误选原因是没有深入分析“根本原因”,即:纺织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机器替代人力,成本低。而扩大生产规模只是批量生产的表现而已。

    7、难度系数0.18,误选主要集中在B和C上,误选原因是审图不清,忽略横坐标信息“地租”,对精细农业概念不理解。

    8、难度系数0.82,正答率高。个别学生误选C。误选原因是对题目信息提取不全,忽略“生态涵养区”这一重要信息。

    9、难度系数0.89,正答率高。个别学生误选C。误选原因是对题目信息提取不全,忽略“购物体验”这一重要信息,误认为无人超市能降低物流成本。

    10、难度系数0.7,误选主要集中在D上,误选原因是对无人超市的功能和区位条件不理解。

    11、难度系数0.85,正答率高。个别学生误选A,误选原因是缺乏生活常识。

    36题,以世界地理为背景,材料简洁有力,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综合考查了大气环境、农业、工业、城市等知识点。

    (1)难度系数0.40,试题难度大,考生普遍答得较差,此题的关键在于概念理解要准确,明确“气象条件”的答题方法。

    (2)难度系数0.5,分析挪威渔业和森林工业发达的原因,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知识要求准确并且能用地理术语进行描述。

    (3)难度系数0.55,试题难度较大。要求学生在阅读材料和读图的基础上,描述城市分布特点,并从地形角度分析原因。

    37题,以京津冀地区为背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结合了当下热点问题,要求学生在认真解读材料,明确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再运用学科知识分析说明问题,得分率较高。

    (1)难度系数0.5,试题难度较大。此题要求学生从自然条件去分析生态涵养区和高科技园区的区位条件。

    (2)难度系数0.7,难度较小。但部分学生未从城市化问题这一角度作答,导致失分严重。

    (3)难度系数0.7,难度小。常规题目,考查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措施,但个别学生因审题原因漏答了原因。

    43题,A旅游地理,难度系数0.55。90%以上的考生选择了旅游地理题。该题主要考查了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部分学生在答题时没有明确命题人的意图,只分析了有利条件,忽略了不利条件,导致答案回答出现失误。

    环境保护,难度系数0.45。该题结合柱状图,考查农田河流和村镇河流的磷浓度随径流量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农田河流磷浓度变化的原因。虽然选做该题目的考生较少,但得分较高,只有个别学生的语言组织上表述不规范,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通过了解全卷作答情况,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概念不清。比如学生对“气象条件”,“峡湾”等地理概念不清楚,影响答题。

    (2)原理不清。比如选择题第2题,对陆地和海洋等温线的凸向这一规律理解不深刻导致失分。综合题第37题第(1)问,不清楚从自然条件去分析人类活动的区位条件。

    (3)审题不准。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的能力差,找不准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缺乏归纳。比如选择题第1题,不能根据“N地全年受某风带影响”判断半球和气候类型导致失分。选择题第6题,不能根据“根本原因”去分析导致失分。综合题第37题第(2)问,不能从“城市化问题”组织答案导致失分。

    (4)知识迁移的能力差。答题中需要对知识进行迁移,需要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总结才能归纳出全面的原因。但是学生知识的迁移思维较差,所以答卷中失分较多。比如综合题第36题第(1)问,一般提起西欧的自然条件,我们就应该联系到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这样才有利于解题。

    (5)答题技巧缺乏,滥用术语。学生普遍答案要点不全,答题思路混乱。语言组织欠佳,滥用地理术语。对题干中的限制条件的忽略导致大量失分。

    三、对后期复课的一些建议:

    (1)提高地理主干知识和地理原理的掌握程度。一是要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和规律。二是要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识框架。要求引导学生主动巩固和完善基础知识,平时利用零散时间多翻看地图册和课本,强化学科基础知识。

    (2)提高读图,用图能力。高考题大多“无图不成题”,读懂图是做对题的前提。

    (3)培养良好思维习惯。用综合的观点、地域差异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是关键。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培养地理思维以及综合地理素养。

    (4)培养解题能力。一是要认真审题、获取关键信息;二是要准确将地理知识迁移到试题中;三是要注重答案文字的锤炼、组织。四是要进行规范答题练习。

    (5)定时训练,注重反思。不能只做题不限时,不能只练习不反思。平时不光要引导学生做定时训练,而且要引导学生研究试题的答案与解析。

    (6)适当关注热点问题进行剖析。

    相关文章

    • 文科生怎么考好历史?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大派福利!

      同学们在做高中历史大题的时候,应当采用一些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大题答题模板,供参考。基本方法一要字迹端正、排列整齐、疏密得当;..

    • 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历史高考中的材料题和问答题有打破界线的趋势,材料题解析题向问答题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种材料解析题的题目考查的广度和深度也不..

    猜你喜欢

    • 过来家长分享:最想对高三家长说的话

       虽然不是高三家长已经五个月了,但仍有些留恋那段日子,因为那是一段和女儿一起奋斗的日子。参加高三家长圈的qq群聊天,看到那么多高三家长的困惑,真想对..

    • 答历史选择题要审清两个要素

      答历史选择题要审清两个要素

      用对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来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提高,还好,有清华北大的伙伴们编写的《疯狂600提分笔记》解读高考出题规律,答题技巧,应试技巧等。高考历史..

    • 高二化学学习口诀记忆法

      高二化学学习口诀记忆法,帮助我们快速记忆化学知识。   干燥气体:  酸干酸,碱干碱,氧化不能干还原,中性干燥剂,使用较普遍,只有不反应,干燥就能成。  硫..

    • 2016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要瞅准 这些行业未来就业或吃香

      2016高考志愿填报:选专业要瞅准 这些行业未来就业或吃香

       这些专业就业正吃香  容易就业是不少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国内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给中新网提供的最新的5月份数据显示,目前在招聘热门行..

    • 俺是中药局里捏药丸的

      1、斯金娜的丈夫十分挑剔,甚至挑剔到苛刻的地步。他对妻子做的菜不是说这里不好,就是说那里不合口味。就拿早晨的炒鸡蛋来说,斯金娜做了一盘炒鸡蛋,他说想..

    推荐文章
    Top